
疫情來襲,全民抗疫。《人民日報》提到:“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大家都是責任人。”無論是在崗值守,還是居家辦公,亦或是投入到抗疫工作一線,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份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每個人都盡一份力,發一點光,就能匯聚成螢火之光,照亮整個世界。
01守職盡責,堅守崗位
這個春天,疫情肆虐,整個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但是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同事換了一種新型的工作方式,依然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隨時語音變成了習慣,隨時開會變成了日常,“沒問題,我馬上弄”變成了口頭禪;“沒問題,我們分頭來,效率能高一點”,工作內容都不再嚴格區分你我。
他們的工作已經不分平時還是周末,不分白晝黑夜,任何需求,隨時響應。
盡管一個人在出租屋很孤獨,但是一天少不了釘釘聲、微信語音聲、電話聲,聲聲環繞讓自己不再孤單;
盡管工作的同時可能被“抱大腿”;
盡管蜷縮在家里的一角電腦、手機、本子一起開工,盡管坐半天腿腳發麻;
盡管數據要反復核對5次、6次、7次、8次甚至更多;
解決問題、完成工作、兌現結果成為一種使命。
有這樣一群小可愛,這個春天一定會如期而至。
工作的同時,她們是妻子、是媽媽、也是孩子、更是最美的天使。
家政板塊 王小建
02守職盡責,堅守崗位
我是藍海股份何潤東。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居家辦公,堅守陣地,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臺電腦,成為了我辦公的標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我投入居家辦公這種方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疫情期間我及時詢問客戶情況,關心客戶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工作情況,為客戶送去溫暖和關心,維護客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疫情期間物資緊缺,我經常會把家里面多余的物資拿出來分給需要的鄰居,為他人送去一份愛心。也會將多余的口罩分給志愿者們,感謝志愿者為抗疫做出的貢獻,感謝志愿者守護著我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03守望相助,彼此守護
我是藍海股份田翠芳。3月29日我的同事戚靜靜刷抖音時看到一條評論說“我已經兩天沒吃飯家里沒有一滴油、一粒米”后,將截圖發到群里。我看到評論有說地址剛好和我住在同一個小區,于是我搜索這個人的抖音聯系她,想著幫助她,可是她的抖音私信是未對外開放的,聯系了兩次都失敗。過了許久我突然發現,她竟然也關注我啦,于是我立馬就聯系她問她所在樓層,并在當天她做核酸時跑下樓給她送了米、油和一些蔬菜。我都記不清當事人對我說了多少遍感謝的話,我內心是非常開心的,這種開心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我在想如果我是這個當事人,也一定有人會來幫助我,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是我卻收獲到了幫助他人帶來的快樂。“疫情無情,人間有情”,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我們一起加油!
04守望相助,彼此守護
我是藍海股份馮來順,是一個平凡的藍海人,疫情無征兆的一下子在上海爆發,使得我們毫無準備。我也算是較早被隔離在居家辦公的員工,每天在和客戶的溝通中了解到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家人在這場疫情中遇到的困難,體會他們生活中的無奈和窘迫。
有一天,我在日常維護中了解到一個客戶被封控在家中,家里老人已經沒有物資補給,生活陷入困境。得知此事,我立馬調動身邊的一切資源,幫助客戶的家人采購物資送到老人家。在客戶解封后,我收到了客戶的感謝。作為一名業務人員,人脈、關系的特點在這次疫情中慢慢地延伸出來。每天都不斷地幫客戶想辦法,盡管無法幫助到所有的人,但是只要我可以,我愿意盡自己一切努力,溫暖更多的人。
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樂人”,也“樂己”。藍海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身邊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藍海人的公益精神,在奉獻中感受自我存在與存在的意義。愿疫情早日散去,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

咨詢電話
400-699-7800
咨詢郵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質量反饋郵箱
bs-qc@blueseahr.cn